如何让大脑成为学习助手?怎样平衡高效学习与健康生活?2025年4月10日中午,管理学院2024级新生齐聚主楼群3号楼二楼大报告厅,在“幸福讲坛”第四期暨“伴你成长”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之心理成长课中,校创新创业教育孵化中心李海艳博士、副教授以“掌控状态:高效学习与健康生活的心理机制”为主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新生揭示了自我状态管理的科学路径。
讲座伊始,李海艳以:“同学们在上早八前的一个晚上,是否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呢?”这一问题开场,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紧接着,她又提问道:“那究竟是谁在掌控我们的状态呢?”引导同学们说出是大脑。随后,她解释道,青春期大脑前额叶未成熟,杏仁核活跃及褪黑素延迟分泌,使得不少同学逐渐养成了“夜猫子”体质。她形象地比喻,睡眠不足的大脑如同超负荷运行的电脑,效率低下。睡眠不仅是休息,更是大脑整合信息、巩固记忆的关键过程。
紧接着,李海艳指出,睡眠质量远比时长更重要。此外,她还详细讲解了大脑的运作模式:心情愉悦时,海马体更活跃,学习效果更佳;情绪低落时杏仁核会阻碍学习进程。在谈到高效生活策略部分,李海艳强调了调整作息的重要性,提出“3步入眠法”:睡前一小时避免剧烈活动(收),通过音乐或回想好事放松大脑(静),最后通过冥想或呼吸练习入眠(眠)。此外,她还通过“时间自测练习”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自身时间管理的问题,并呼吁大家加强时间规划,提升学习效率。
讲座尾声,李海艳分享了状态调控的“三把钥匙”:呼吸调节、积极语言暗示和微行动。呼吸是唯一能直接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状态的方式;积极的语言能给予自己正向的心理暗示;而微行动则能在状态不佳时打破死循环,因为行为启动永远优于情绪等待。最后,她带领大家体验了“一分钟触点冥想”,帮助同 学们掌握情绪调控的技巧。
本次讲座带领同学们深入剖析了学习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基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融合最新脑科学和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揭示了一个全新的认知领域:如何有效调节自身状态,让大脑和身体成为你的学习 助手,而不是拖后腿的负担。管理学院2024级学子高淇淇感慨道:“这场讲座颠覆了我的认知,原来不是‘拼命学’而是‘聪明学’。呼吸调节和触点冥想这些方法都太有效果了,明天就开始用起来!”
摄影:柯雯萱
撰稿:朱梦星
编辑:甘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