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教学

探秘古建瑰宝,传承文旅匠心 ——2023级旅游专业学生到福建土楼开展实践调研

发布者: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04-17浏览次数:10


2025413日,管理学院2023 级旅游专业的学生们在《遗产旅游》课程教师刘沧的带领下,奔赴南靖田螺坑土楼群、裕昌楼与塔下村,开展了一场遗产旅游的实地调研活动。此次调研作为《遗产旅游》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遗产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升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上午同学们首先抵达田螺坑土楼群,该土楼群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一方四圆五座土楼组成,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之中,犹如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大地,独特的建筑造型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学生们穿梭在土楼群中,仔细观察土楼的建筑结构、内部布局,认真聆听当地导游讲述土楼的历史渊源与建造故事。通过与当地居民交流,他们了解到土楼在居住功能之外,承载着家族文化传承、民俗活动开展等多重意义,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对旅游开发的重要价值。

接着同学们来到裕昌楼,这座因 “东倒西歪” 而闻名的土楼,以其奇特的建筑形态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大家纷纷探讨起这座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的奥秘,从建筑力学、历史保护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带队教师进行了现场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保护这种独特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合理开展旅游活动,平衡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学生们还对裕昌楼的旅游运营模式进行调研,分析其门票收入、游客服务、文创产品开发等情况,为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最后,同学们来到塔下村,该古村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秀美的田园风光展现出别样的魅力。村中蜿蜒的溪流、古朴的石桥、错落有致的民居,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画卷。学生们走访了德远堂等历史建筑,了解塔下村张氏家族的宗族文化,以及当地如何通过文化节庆、民俗体验等活动,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他们还运用所学知识,对塔下村的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在调研过程中,每到一处,大家都积极提问、热烈讨论,展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与专业精神。“这次实地调研让我对遗产旅游有了全新的认识,亲眼看到这些古老的建筑和鲜活的文化,才真正理解保护与开发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2023级旅游专业的黄袈瑞同学感慨道。

此次实地调研活动,不仅是《遗产旅游》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宝贵机会。通过深入调研,学生们对遗产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今后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更多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为推动我国遗产旅游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摄影:刘沧

撰稿:刘沧

编辑:甘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