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校企深度合作新模式,大一学生企业任务初体验。管理学院和与中南万象(厦门)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万象)携手开启合作项目,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方式,引入企业课题开展项目实战演练,将企业任务融入2024级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周课程中,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助力社会价值创造。
7月7日上午,2024级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周动员大会拉开序幕。首先,由专任教师范爽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南万象的企业导师,分别是高级合伙人黄欣、人力总监陈天、校企合作负责人左璟辰、雇主品牌中心林以萱和陈欣颖。随后,范爽详细阐述了本次实践周的主题、内容及要求。
紧接着,林以萱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南万象的概况、文化以及其愿景、使命和价值观。通过她的讲解,同学们对这家在跨境电商领域业绩卓越的优秀企业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陈天鼓励同学们在深耕理论学习的同时,主动走进市场、深入企业一线,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大胆探索、积极突破,实现自我能力的全方位提升。为助力同学们成长,公司特别搭建了 “外脑团队”“人才档案” 等多元化人才共育平台,诚邀更多优秀学子加入,共促成长、共谋发展。
7月8日,在左璟辰和黄欣精心授课下,同学们初步掌握了东南亚市场概况,深入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习俗以及如何精准把握市场机遇。导师们详细讲解了如何从视频中提炼核心买点卖点并实现二者之间的转化,精准洞察消费者的痛点,吸引其购买,并巧妙运用“黄金三秒原则”提升营销效果。这些内容为同学们后续的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操作指南。
7 月 14 日,企业导师团队针对实践周第一套作品展开点评。作为初次尝试,同学们的作品虽难免存在不足,却恰恰构成了成长路上的珍贵注脚。课堂上,陈欣颖导师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并进行深度剖析与精准点评,为大家树立了清晰的学习标杆;同时特别邀请优秀作品代表林佳佳、沈思语、郑淑妍同学依次登台,从创作思路的构建到技巧方法的运用,分享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经验,为同学们提供了直观可鉴的范例。在持续的尝试与探索中,同学们从最初的生疏生涩逐步领悟创作精髓,第二套作品的整体完成质量实现了人均显著提升,这份看得见的成长,正是课堂赋予的最真切的价值。
7月17日,实践周评优颁奖会在经管大楼212教室举行。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圆满完成了所有任务,原创素材数量累计达300余条,远超预期目标,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创意营销点。本次活动共有10支队伍获奖,23名同学斩获个人奖,5名超级答题王。团队一二三等奖分别是第11组、第2组、第6组。个人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分别是沈思语、郑淑妍、王嘉琪同学。黄东硕、沈思语、蔡婉倩、常家华、郑淑妍同学成为“超级答题王”。同时,个人奖第一名沈思语同学分享她的创作秘籍:从主题构思、素材拍摄到技巧运用,全方位地演示如何让短视频活起来。
历时两周实践周圆满收官,同学们皆满载硕果而归。朱泳老师以知识串联的方式为课程画上句点,巧妙将实践所得与理论知识深度融合,特别强调了中南万象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迭代与持续优化,引导学生透过成果表象探究课程深层意义,为大一学年镌刻下理论升华的句点。
“以奋斗者为本,向奋斗者倾斜。” 这不仅是中南万象秉持的核心价值观,更成为管院学子昂扬奋进的生动注脚。校企同心,以责任为基石,以创新为羽翼,携手搭建通达未来的育才之桥;师生协力,以知识为笔墨,以实践为画卷,共同勾勒生机盎然的教育蓝图。
本次实践周中,同学们圆满完成企业设置的真实任务。这些任务既涵盖大一所学的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知识与理论工具,又涉及即将学习的营销及运营管理相关内容,旨在锤炼同学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一课程已画上圆满句号,期待同学们做好年度总结与规划,以更饱满的姿态开启大二的学习征程。
撰稿:郑淑妍 范爽
摄影:王玘 范爽 朱泳
编辑:林艺真
审核:朱泳